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

2018/02/02(五) TED <我們如何認識世界?我們用以認識世界的框架為何?> [重發 2015.11.18(三) 寫在臉書的文章]


Krist: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?普羅大眾,大致上關心的是吃不吃得飽,薪水多少,今天過得開心,還是去哪裡玩耍。這個世界的樣貌是什麼,可能除了專門領域的研究人員,會比較清楚。這個篇TED,提到的西方世界觀的形塑,代表人物是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理論,裡面也涉及到西方歷史的演變,觀察的重點轉移,從「世界」到「神」,再從「神」到「人」。其中會牽涉到「形上學」討論的基本架構,沒有哲學背景也沒什麼關係,演講者用「視覺史」與「知識樹」、「網絡」等核心觀念,來串連整篇演講。 (2018/02/03(六)  01:45 Update at 高雄市鳳山區)

「 2015.11.18(我們如何認識世界?我們用以認識世界的框架為何?
我們如何認識世界?我們用以認識世界的框架為何?
    存在的鎖鏈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知識樹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網絡
(Chain of Being)     (Knowledge Tree)  (Networkism)

沒想到在TED看到這麼有趣的主題!研究我們如何學習,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或框架等等。

Manuel LimaTED發表演講,主題是「人類知識發展的視覺史」。

一開始,從由受亞里斯多德(Aristotle)本體論與分類影響的「存在的鎖鏈」(Chain of Being),假設所謂上下結構,從上層的神到下層的人。

接著,講到以「知識樹(Knowledge Tree)樹狀圖(Tree Diagram)認識世界,像是善惡樹、血緣關係、族譜、物種分類等。
以歷史或哲學發展來說,是從「神學」為中心轉向以「人」為主來認識世界。

最後,發現用「網絡(Netwrok)來重新理解,可以更清楚了解複雜的大腦、人類知識、社會關聯、生態系統等。
M. Lima的對知識的視覺分類學,蠻有意思的,儘管是從西方角度當研究主軸,不論如何,讓我們重新反思從小所學以認識世界的方式。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Manuel Lima: 人類知識發展的視覺史 (Filmed March 2015 at TED2015)
http://www.ted.com/talks/manuel_lima_a_visual_history_of_human_knowledge?language=zh-tw

      2018/02/02(五)更新  註:該照片版權為TED

延伸閱讀:
  1. 如果您對於形上學有興趣的話,推薦閱讀:國內哲學家 王文方教授寫的《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》(王文方 2005)



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2018/02/03(六) <反恐&反戰 VS 世界和平 > (2015/11/16 post on FB)

Krist:沒想到已經過了兩年多了,這期間,世界各地也或多或少發生「恐怖攻擊事件」,該如何預防與控制或反擊呢?小老百姓的我,沒有能力做些什麼,但是那些恐怖攻擊者依然存在。(2018/02/03(六) update at 高雄市鳳山區)

<反恐&反戰 VS 世界和平>(2015/11/16 post on FB)

戰爭是很殘酷血腥的,沒有人喜歡平白被剝奪生命,千百年來,世界各地各色人種國家戰爭、宗教戰爭、殖民戰爭、種族戰爭、部落戰爭等等,戰死的、餓死的、困死的、窮死的、病死的,太多數不完。

X教恐怖組織激進份子的槍砲威脅,儘管沒有在台灣蔓延,1980年代初出生的我,也沒親身經歷台灣白色恐怖與戒嚴,到目前為止,悲觀來講,只有政黨惡鬥內耗,推高貧富差距,國家支出借債破表,台灣的黑道火力還不至於走向激進恐怖主義。偷拐搶騙等負面新聞屢見不鮮,可悲的像是319槍擊案,不知道何時可以破案。沒有天災人禍意外的話,平安、和平過日子會很難嗎?